“秋收冬藏”促兒童生長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本意是指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都遵循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的規律,延伸到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是遵循這樣一個規律,春夏季節身高長得快,秋冬時候身高長得慢。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春季兒童身高增長速度是秋冬季節的1.5~2倍。然而,秋冬季孩子的生長速度雖然比較慢,但秋冬季節家長如果幫助孩子很好地做到“收藏”,來年春天才能有足夠的生長動力。
秋冬要“收藏”什么
收住陽氣 “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鼻锾煲耸兆£枤?,不讓陽氣繼續升發,反之陽氣耗散太過,自然身體就會虛弱,在寒冷的冬季,就無法顧護身體。同時,秋天還要收斂津液。因為秋天燥邪占了上風,容易損耗孩子的津液,陰津不足,則會招致燥邪傷肺。而肺是保護人體的第一道屏障,肺衛不固,孩子就容易生病。
藏好精氣 《黃帝內經》有言:“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因此,冬天宜藏精氣。這里的“精”,主要是指腎精。腎為先天之本,人體的精氣都藏在了腎里。而精氣又分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受稟于父母,后天之精則來源于日常攝入的水谷精微。
無論是陽氣還是精氣,其實都屬于孩子身體的“正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标枤馐詹氐煤?,人體自然精氣足,精氣足了,正氣就足,抵抗病邪的能力就越強。
孩子少生病,就為身體贏得了一個生長發育更好的內環境以及更多的時間。更重要的一點是秋冬季做好了陽氣、精氣的收藏,那么來年春夏,便擁有了更多生長發育的動力,可以避免春天的許多高發疾病,孩子的身體能量自然都能被運用于生長發育,也就更能集中精力長高。
如何做好“收藏”
調好脾胃 腎的精氣一部分來源于后天的水谷精微,那么就繞不開脾胃這個后天之源。如果孩子脾胃好,營養吸收能力強,自然吃進去的都能轉化為能量,就能長得更好。因此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日常飲食,注重營養的攝入。
睡個好覺 秋冬季白晝時間比較短,孩子們應該早睡晚起,有益于健康。睡覺前應該放松,不宜吃太飽,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快地進入深度睡眠,分泌最多有助于長高的生長激素。
減少生病 秋冬到了,風邪寒邪很盛。家長們都會很頭疼,已經很小心翼翼地照顧孩子,可孩子還是一不小心就“中招”,反反復復感冒。這是因為孩子肺衛不固,第一道屏障沒有守住。外感而起,再加上喂養不當以及本身體弱,就有可能觸發疾病的加重。因此,調理脾胃的同時,要在陽消陰長的秋冬固護好孩子的陽氣,這是減少生病的關鍵。而孩子生病少了,自然也就可以持續的長高。
適量進補 俗話說“秋冬一進補,春天能打虎”。秋冬季節是為羸弱體質的孩子補虛扶正的最佳時期,如果這個時候,能夠給孩子正確地調補好正氣,來年孩子一定會少生病,有助于長個。不過,孩子進補一定要注意輕清平淡,用量宜輕宜少,適當配伍運脾消導的藥物,以免滋膩礙胃;同時要慎用溫腎壯陽之品,比如燕窩、牛初乳、蜂王漿、花粉、蟬蛹、鹿茸、海參以及市面上的很多保健品等,以免引起早熟。因此,家長為孩子進補一定要找正規醫院的中醫師辨證調理,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和體質有的放矢為孩子進補。
需要注意的是,評估孩子的生長情況非常關鍵。如果孩子的身高體重明顯落后于同齡孩子,如低于正常同齡孩子2個標準差以上或者在第3百分位以下;或者3歲以下的孩子一年長高不到7個厘米,3歲~青春期前的孩子一年長高不到5個厘米,青春期的孩子一年長高不到6個厘米。說明孩子生長發育存在明顯落后,如果不積極尋找生長發育遲緩的原因,只進行無針對性的“收藏”,也只能看著自己的孩子來年春夏和同齡孩子的身高差距越來越大。所以家長應該定期對兒童進行身高體重測量,監測生長情況。(謝靜)
(G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