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將貴州建成中醫藥強省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p>
貴州中醫藥界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系列重要論述,聚焦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這個時代課題,牢牢把握中醫藥改革發展機遇,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貴州中醫藥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高質量發展。著力全面提升中醫藥保障百姓健康能力,積極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切實履行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職責使命,加快將貴州從中醫藥資源大省建設成為中醫藥強省。
貴州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醫并用抗擊新冠疫情,取得顯著成效。
深刻認識中醫藥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
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在促進文明互鑒、維護人民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當前,在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將勝利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即將開啟之際,我們要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站在歷史和全局的高度不斷深化認識,切實增強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加快貴州中醫藥發展、建設中醫藥強省的具體行動中。
中醫藥發展關鍵是人才,需要薪火相傳。
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對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意義,以更高質量、公平可及的健康養生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群眾有所呼、有所盼,我們就必須有所應、有所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
其次,要把握“兩個大局”,深刻認識中西醫結合、中西醫并重對維護國家生物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意義,深入挖掘貴州中醫藥應對災疫的積淀與底蘊,堅持中西醫并重并用,筑牢防范化解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的防火墻。
再次,要堅定文化自信,深刻認識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對于增強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的重要意義,在造福人類健康中塑造貴州文化品牌、文化形象,不斷為提升貴州軟實力、影響力作出新貢獻。
最后,要強化使命擔當,深刻認識貴州中醫藥尤其是苗醫藥在傳承創新發展我國中醫藥事業中的重大意義,在發展民族醫藥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交出一份令各方滿意的合格答卷。
走好貴州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衛生健康資源,對于建設中西醫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更好保障群眾生命健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同時,它又是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可促進農業、文化、旅游等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如何實現事業、產業兩輪協同驅動?貴州中醫藥系統要遵循基本規律、把握正確方向,走好新時代貴州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之路。
堅持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守正,意味著堅守中醫藥的辨證思維和內因學說,堅守中醫藥天然固本、扶正和未病先治等理念,堅守中醫藥的理論、學術、特色。創新,意味著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和民眾需求,既對秘方驗方加以更新創造,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創新、完善、振興中醫藥。守正是中醫藥的命脈所在,創新是中醫藥的活力所在,要追求守正與創新的辯證統一,與時代同發展、共進步。
堅持中西醫并重并用,改革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固化疫情防控中西醫結合有效做法,推動中醫藥與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全省自上而下的中醫藥管理系統形成時間不長,必須進一步完善、貫通中醫藥工作架構和管理體系,我省業已建立了以分管副省長為召集人、30余個省級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省中醫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各方應齊心協力、形成合力,共同謀劃發展宏偉藍圖、商議發展重點事項、解決中醫藥發展困難問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貴州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堅持質量第一內涵擴張,推動中藥現代化、產業化,大力促進中藥材、飲片、制劑標準化建設,搭建科技平臺加強科技創新,筑牢貴州中醫藥“良醫好藥”的質量根基。
堅持貴州中醫藥“三個三”發展思路與定力,把中醫藥做大做優做強。以貫徹“三個堅持”為切入點,堅持將中醫藥事業全面融入大扶貧大健康戰略,堅持中醫藥事業和產業兩者相互促進發展,堅持將中醫藥事業醫療服務能力和人才培養協同并進;以建設“三個體系”為抓手,完善省市縣三級中醫藥行政管理和服務能力體系,加強中醫名醫五級傳承人等人才培養體系,規范法規政策體系;以打造“三個示范(試驗)區”為引領,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中醫藥醫改示范區、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
堅持博采眾長和兼容并蓄的中醫藥風格,在交流互鑒中推動貴州中醫藥走前列。傳承精華,前提是認識把握中醫藥的精華。大量古籍古方有很多精華,但也需要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守正不是守成,更不是守舊;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墨守成規;而是與創新相結合,以守正促創新、以創新固守正。同時,在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中,要吸收西醫藥的長處,但要摒棄中醫藥現代化就是西化的極端思維與行為。
加快實現從“大省”向“強省”跨越
貴州是苗藥起源地、中國四大中藥材產區之一。90%以上的苗藥集中在貴州,藥用植物資源5304種。以苗藥為代表的中藥民族藥產業已成為拉動貴州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產業,早在2015年,貴州苗藥銷售產值超過200億元,超過全國藏藥、維藥、蒙藥三大民族藥之和,成為全國銷售額最大的民族藥。黔藥道地優勢受到越來越多企業、消費者青睞,品牌影響力逐步提升。
如何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將中醫藥資源大省轉變為中醫藥強省?全省中醫藥系統今后要抓住重點領域下硬功夫、實功夫,筑牢根基、塑造優勢,加快實現從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的跨越。
要在聚焦主責主業上下功夫,抓重點帶全面織密織牢中醫藥服務網,重特色強優勢提升疾病防治能力,久久為功推動中醫藥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不斷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服務體系,推進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要在人才支撐上下功夫,發展中醫藥的關鍵是需要人來實現薪火相傳,要遵循中醫藥人才培養規律,深化醫教協同,發揮中醫藥高等院校在中醫理論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做強院校培養主陣地。大力推廣和提升師承教育,擴充基層人才隊伍,完善中醫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打造遵循中醫藥教育規律、體現現代教育理念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中醫藥人才隊伍。
要在藥材源頭管控上下功夫,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推動規?;焚|化種植,進一步鞏固提升市場地位,打造新時代黔藥金字招牌,建成全國中藥材集散地。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貴州省中藥材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方案》之后,還要繼續探索建立好山好水好藥的貴州良藥優質品質保障體系,進一步加大定制藥園建設規模。
要在產業振興上下功夫,圍繞做優做強“黔藥”品牌,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支撐、助農增收為核心,以壯大優質中醫藥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結構為突破,加大融合發展力度,打造中藥現代產業體系。要完善產業發展協調推進機制,制定科學標準,搭建好強大的貴州省中藥材電商交易平臺,全面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全省中醫藥行業的戰略性整合,穩步推進“三個一批”建設,著力打造一批中醫藥龍頭企業、拳頭產品、優質基地。
要在文化賦能、品牌塑造上下功夫,擴大貴州中醫藥“良醫好藥”傳播力、影響力?!耙估蔁o閑草,黔地多靈藥”,貴州具有良好的生態優勢,民族民間文化豐富多彩、民族醫藥文化博大燦爛。多年來,舉力開發以苗藥為主的中藥民族藥品牌,涌現出一批以苗醫藥方為基礎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苗藥,以苗藥為主的“黔藥”品牌效應凸顯。各方要繼續勠力同心,挖掘和利用各種文化資源,讓貴州中醫藥具有獨特、豐富的文化內涵,擴大貴州中醫藥“良醫好藥”的知名度美譽度,更好地守護人民健康。(于浩 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ㄞD自《貴州日報》)
?。╠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