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除腰臍寒濕 療脾虛便秘
燕京劉氏
白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術的根莖。性味苦、甘、溫,歸脾、胃經。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之效。白術的功效頗多,用治食少、少氣、虛脹、小便不利、胎動不安諸癥,人盡知之,不遑專論,今就臨床用之有特色處稍作發揮。
利腰臍寒濕,重用治腰痛
白術苦溫,《神農本草經》言其“主風寒濕痹”,《名醫別錄》言其“利腰臍間血”。陳士鐸《本草新編》釋此為“白術利腰臍之氣,原是利腎中之濕也,腎不濕則腰不痛,濕去而腰臍自利矣?!辈⒄f“往往可用一味以成功,世人未知也”“如人腰痛,用白術二三兩,水煎服,一劑而疼減半,再劑而痛如失矣”。筆者閱此深感為奇,不知其正確與否,后驗之于臨床,凡腰痛之證,與濕邪有關者,重用白術30克以上以治之,不取杜仲、川斷等味,取效果如陳氏所言。有一次自己腰痛發作,腰冷如冰,且有冷風自冒之感,又覺重墜,徑用腎著湯四味各30克,加麻黃10克、制附片15克、細辛10克,一劑知,二劑已,收效之快,堪稱速效。
健脾生津,醫脾虛便秘
白術治大便溏泄、下利,人盡知之,但以之治便秘,則系近年來所習用。其實,以白術治便秘早已有之。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云:“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贝朔皆诠鹬痈阶訙幕A上去桂枝加白術,用治原有疾病基礎上見大便硬而小便自利,方中白術用量最大,當屬方中主藥。而方中其他諸藥,如附子、甘草、生姜、大棗,均無治便秘之功。因知其治大便堅者,須賴白術。對此,《本草正》認為“白術多脂,性雖燥而能潤”。近代北京名醫魏龍驤首先倡明仲景本義,提出白術的作用是健脾生津,并將其用于脾虛便秘證,臨床應用之后確實有效,得到了很多醫家的認可與推廣。魏老介紹其用白術治便秘的經驗說:“便干結者,陰不足以濡之,然徒事滋潤,而脾不運化,脾亦不能為胃行其津液,終屬治標。重用白術運化脾陽,實為治本之圖。故余治便秘,概以生白術為主,少則30~60克,重則120~150克。便干結者,加生地黃為滋之,時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濁之意。若便下難而不干結或稀軟者,其苔多呈黑灰而質滑,脈亦多細弱,則屬于陰結脾約,又當增肉桂、附子、厚樸、干姜等溫化之味,不必通便而自爽?!蔽嶙鹌浞?,臨證時取效甚佳。其后,筆者又結合張志遠經驗,不論便干結或便溏滯下,均于方中加大黃1~3克、淡炒榔片10克,不求攻下,而只通腹氣,收效更捷。
收斂止汗,不論自汗盜汗
論及白術止汗,大家很自然想到玉屏風散,并且認為止汗之功要在黃芪。孰不知,白術不必配黃芪、防風,即有止汗之效。因其補脾胃益氣,氣充則腠理致密,汗自不出?!肚Ы鸱健份d有“自汗不止方”,即以白術為散,飲服方寸匕?!度仔蔫b》以本品配小麥,以黃芪煎水送下,治老小虛汗?!兜は姆ā分伪I汗,以白術四兩,分作四分,分別與黃芪、石斛、牡蠣、麩皮同炒,去四藥,只用白術研粉,每服二錢,粟米湯下?!侗静菪戮帯分^本品“有汗能止,無汗能發”,正是此理。筆者有一止汗組合驗方,用于各種汗證而增效。方用:白術10克,浮小麥15克,桑葉20克,麻黃根10克,煅牡蠣15克,再隨證候不同加入補氣、滋陰、固表等藥,可以收到較好效果。
白術平和無毒,常用量10~15克,特殊情況下要用特殊劑量與用法。如以白術治便秘,一定注意生用而不用炒,并且用量要大,可以重用至30~100克。白術治腰痛也需要用到30克以上,如此則取效甚捷,如量不達標,則難收速效。
有人恐白術性燥,大量使用有傷陰之虞,其實不然,白術雖可燥濕,但本身又可生津,觀《別錄》《珍珠囊》均載其“益津液”“生津止渴”,即可知。另本品亦為治消渴主藥,足見其益津液之功,故不須多慮。
宋以前不分蒼、白術,當今則分別用之。從臨床來看,二者功效確實不同。一般來講,白術補脾之功強于蒼術,而蒼術運脾燥濕之功則強于白術。故欲補脾選白術,欲運脾則選蒼術,若既補脾又運脾,則二術并用。(王慶國 北京中醫藥大學)
?。ㄗⅲ何闹兴d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