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堅持“把病人當親人”
有“中國中醫痔瘺泰斗”之稱的黃濟川于1956年7月27日,在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周總理殷切勉勵他:“你是老中醫,經驗豐富,要多帶徒弟……”
早已是耄耋之年的黃濟川不顧年老體衰,始終牢記總理囑托,帶領他的弟子們奔走于川西南的城市鄉村。他四處講學,將畢生修為與所學所悟,悉數傳授給后人,誓將中華民族的傳統醫學發揚光大。就在黃濟川去世的前一年(1959年),他還在為弟子們傳授痔瘺肛腸知識。
據知情者回憶,1958年臨近年關的時候,黃濟川老先生帶領自己的數名弟子在四川南部重鎮瀘州市講學。四川的冬天陰冷潮濕,寒冷刺骨,身為院長的黃濟川總是身先士卒、親力親為。他每天帶領弟子們活躍在巴山蜀水之間,救助許多行動不便的患者和重病患者。弟子們看到他年老體衰,擔心他身體吃不消,不忍心讓他整天奔波,就建議他在家休息。但一向以慈悲為懷的黃濟川卻執意要帶領大家奔走于成都市的大街小巷和農村的鄉間小道,總想盡可能多地解除患者的痛苦。黃濟川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他知道自己年事已高,總想最大限度地讓徒弟們都能熟練掌握痔瘺治療技術,以更好地造福于廣大患者。
1958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從成都市郊外來了一位中年男子,該男子急匆匆趕到黃濟川痔瘺醫院,說他老父親痔瘡病犯了,大出血,疼痛難忍,躺在床上不能動彈。已經準備下班的醫生看到有人進來,接診醫生問明來意后,立刻匯報給了院長黃濟川。黃濟川在細聽患者家人的描述后,判斷患者病情很嚴重,既然患者不便來醫院,他當即決定帶上兩名醫生和手術設備一同前往。當黃濟川和他的弟子們來到病患家時,已經是晚上10點了,為患者處理完病痛已經是凌晨了。
說起黃濟川精神,大家提得最多的就是他一生堅持的“把病人當親人”的行醫理念。黃濟川所帶弟子也不辱使命,虛心好學,刻苦鉆研痔瘺技術。當時,黃濟川還應聘擔任了成都中醫進修學校的兼職教師,培養了眾多肛腸學科的后備力量,形成了享譽全國的濟川痔瘺醫學流派并在全國各地廣泛傳播。
黃濟川打破中醫傳統,變保守為開放,建立了肛腸學科體系,培養出了大批肛腸病學骨干,為弘揚和傳播中醫藥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楊亞飛 四川省成都肛腸??漆t院)
(LQ)